NEWS
新闻资讯
尝砀山梨滋味,品黄河故道“三个一百”
“漫天飞黄土、张口一嘴沙”,曾是安徽省砀山县黄河故道的真实写照。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,给包括砀山在内的皖北,带来无尽伤痛。如今,经过数代砀山人种梨、固沙坚守,这里与沃土无异,已看不到沙丘。只有在新开辟的国际赛马场上,哒哒马蹄下蹦出的流动黄沙,还可以依稀想象过去的荒凉。
与黄河的不断博弈,让砀山人淬炼出乐观大气、豪爽重义的精神气质,加上梨园清新的空气、营养丰富的砀山梨,滋养着乡亲们,梨园中九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随处可见,还有149位老者已过百岁……
百里黄河故道、百万亩连片果园、百名长寿老人,“三个一百”成为砀山名片,且让大江东工作室为您细细讲述,茫茫沙丘变绿洲、农村电商促脱贫美好生活的来龙去脉。
百里黄河故道
——从茫茫沙丘到郁郁果海,砀山筑起“绿色长城”
前不久,东弟前往砀山参加梨花节,2018砀山国际马术耐力赛也在黄河故道扬鞭开赛,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骑手竞技。
黄河故道是沙质土壤,比较松软,特别适合马匹发挥。砀山县的马术赛道,被中国马业协会誉为全国“十大黄金赛道”之首。
发令枪响,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黄河故道,马道尘土飞扬,“大漠孤烟直”的雄浑气势毕现,也让人仿佛穿越到黄河故道的过往……
2018砀山国际马术耐力赛在黄河故道扬鞭开赛,选手越过障碍。王晓飞/摄
黄河故道赫赫有名。“河水一石,其泥六斗”,黄河以“善淤、善决、善徙”的特性,堪称独一无二。
滔滔黄河水阅尽几千年沧桑,自1168年,黄河从河南李固渡决口流经砀山起,在砀山境内流淌了漫长的687年。期间,有记载的决口和泛滥多达50余次,砀山县城数次沉于水下。
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,废弃的河床被漫漫黄沙吞噬。当地民谚说:“风起漫天沙,张嘴沙打牙,走路难睁眼,庄稼被打瞎。”
通过种植抗风沙、适盐碱、耐瘠薄的梨树,砀山人与并不肥沃的土壤达成和解,昔日茫茫沙丘变成如今的平原林海,黄河故道生态环境彻底改善。
黄河故道穿越豫、皖、苏、鲁四省,砀山即处皖、苏、鲁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,受到中原文化、齐鲁文化、黄淮海文化强烈影响,构成“走一县,看四省”的独特风貌。从地方戏曲到日常习俗,从四方俚语到行为举止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四省民俗博物馆”。砀山依托自然、历史、人文资源,以黄河故道为主线,将绿色打造与生态景观、健康果业与体育赛事开发等相融合,构建了地方特色浓郁的全域旅游新景象。
黄河故道风景。 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
2017年1月,砀山开始建设古黄河省级地质公园。故道被开发为公园,成为砀山一方美景。行走古黄河地质公园,看着古黄河河床、高滩地、南北大堤、背河洼地、决口潭等地质遗迹,古人“筑堤束水、以水攻沙”治河情形奔来眼底。
砀山县正在打造乡村旅游产业,重点建设休闲度假、养老养生、影视文化、房车露营等基地,成为梨园马拉松、国际自行车骑行、马术比赛等体育赛事举办地。
百万亩连片果园
——从全民果农到全域电商,酥梨“触网”让风景变“钱景”
黄河故道区土地瘠薄,却是酥梨的理想家园。曾浊流奔涌的故道区,已成果海梨都。砀山的百万亩连片果园,年产各类水果30多亿斤,最知名的砀山酥梨外表粗糙,果肉也有些小颗粒,汁液却甘甜清冽。
砀山梨花盛开时。 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
然而,梨子集中上市之际,果农们不时面临滞销困境。头脑灵活的砀山果农,尝试在微信“朋友圈”卖水果,进而开起淘宝店。这一创意,很快引起砀山主政者关注。通过前往浙江丽水、江苏宿迁、山东陶县等地考察学习,砀山县领导意识到,县域经济借助电子商务才能插上翅膀。
砀山县建立了2.1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,对所有入驻企业提供为期两年的“三免政策”:免房租、免税收、免费培训。发展电商,需要平台,更需要人才。砀山县的不间断培训,让每一位想从事电商的果农都能掌握相关知识。
走在砀山大街小巷,东弟不时看到果农骑着三轮车去快递点送货;走进村庄,诸多果农通过微信、旺旺忙着招呼客户。作为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砀山从全民果农到全域电商,实现全县扶贫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,目前已拥有电商企业1211家,网店、微店超1.5万家,10万余人从事电商及相关产业。
图说:患有脊髓性空洞症的李娟,全身只有头能动,通过拿嘴咬住触控笔做电商。张俊/摄
电商也助力一些残疾人士脱贫致富。31岁的李娟患有脊髓性空洞症,全身只有头能动。可就是这么一位重度残疾人,通过拿嘴用力咬住触控笔与人交流,2017年网销售水果超过40万斤,成了带动乡里共同脱贫致富的“电商CEO”。今年五一,李娟被授予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。
从全民果农到全域电商,酥梨“触网”带来深层次全链条改变,让百万亩果园从“风景”变“钱景”。在砀山县电商产业园,电商许静正给酥梨贴标、装箱,寄发消费者,“每个酥梨都有防伪二维码,消费者一扫描,就能了解水果整个生产过程,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全。”
“砀山借力‘互联网+’,推进“数字果园”管理系统建设,应用农业物联技术,对水果从生产到销售,全程实现数字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管理。”砀山县委常委、副县长朱明春介绍,砀山县为符合标准化生产的砀山酥梨颁发“身份证”,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、产品标志和二维码等标识,实现生产可记录、信息可查询、质量可追溯、责任可追究,提升砀山果品及其加工品的品牌价值。
对于全县6万多株百年以上的老梨树,砀山还在打造“年份梨”,精细化管理、标准化生产,提升砀山酥梨品牌形象,让百年梨树结的果,成为水果中的“奢侈品”。
“打好生态牌,做足果文章,趟出绿色转型路,打造全国人民放心的‘自家果园’,亚太地区知名果蔬生产加工基地、全国农产品网上销售第一大县。”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的话,体现着水果大县的自信。
百名长寿老人
——80岁以上老人愈2万人,贫困县的幸福新图景
梨花节期间,皖苏豫鲁4省7县斗羊民俗比赛举办,100多头公羊汇聚砀山梨树王景区。观众蜂拥而至,甚至爬上花开朵朵的梨树观斗。当地梨农介绍,梨花盛开是丰收象征。每年梨花授粉时节,梨农们都组织吹唢呐、唱大戏、斗羊、斗鸡等民俗表演,祈求风调雨顺、祈望丰收。大江东工作室探访时,七旬果农张老汉感慨,没想到他家还能开个民宿,让子女吃上旅游饭。
走在砀山黄河故道,常能看到这样的风景: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果树下,怡然自得。东弟上前一问,许多老人年过八旬,有的老人已过百岁。
砀山县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杜辉介绍,目前砀山共有80岁以上老人20209人,百岁以上老人149人。豁达的心态,健康的生活方式,水弱碱性含量恰到好处,人与果树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,成为诸多砀山人的“长寿基因”。
传统的敬老孝亲文化,也是砀山人长寿的基因;人文环境和谐,是砀山人长寿的金钥匙。长幼有序、祖孙同堂,在传统文化熏陶下,敬老遗风发扬光大,形成尊敬老人、家庭和睦的优良家风。
在砀山,家有百岁老人令人羡慕,这意味着家庭幸福。很多百岁老人家庭都是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,有的百岁老人由60多岁的孙媳妇或40岁左右的重孙媳妇服侍照顾,几代人接力照顾,才有寿星的幸福。
梨都砀山,百里黄河故道孕育了百万亩连片果园,“百年老梨树群”里随处可见百岁长寿老人……满眼绿意、遍地花海,养生乐土长寿之地,不仅游客近悦远来,也成为当地数十万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。
国家级贫困县砀山,正以强大的生态优势,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期。(人民日报中央厨房·大江东工作室 李家林)
- 电话咨询
- 在线购买
- 扫一扫加微信
扫一扫
加微信服务热线
18861606373 - 返回顶部